启元国际中学||优秀作文:马睿晗《永远的长征》
来源: | 作者:pmo310f76 | 发布时间: 2018-11-03 | 4053 次浏览 | 分享到:
启元国际中学一直秉承“聆听其心声 顺势而教育”先进理念,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精英人才而努力!本学期增设主题为:学经典,开心智,净化心灵;听音乐,入雅境,陶冶情操的传统经典音乐课程。
  启元国际中学一直秉承“聆听其心声 顺势而教育”先进理念,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精英人才而努力!本学期增设主题为:学经典,开心智,净化心灵;听音乐,入雅境,陶冶情操的传统经典音乐课程。

启元
  
  我们在整个十月分三次,欣赏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整场晚会以大型情景史诗的形式,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戏剧、情景表演、多媒体等舞台手段,突出表现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浴血奋战、克服艰难险阻的战斗生活,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追求理想、敢于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品格,突出表现长征精神的历史传承和新的时代内涵。鉴于孩子们观看后感触很大,学校在上周专门举行了作文竞赛,下面是荣获八年级一等奖的作文,马睿晗同学的《永远的长征》:




  
  语文老师叶萌萌老师的评语
  
  永远的长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些经典的诗句印证着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渡过湘江,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我们欣赏完了学校精心安排的传统经典音乐课程《长征组歌》节目,其中的很多场面都能给予人巨大的震撼。让人体会到飞夺泸定桥的惊险,壮烈。过雪山草地时的痛苦,艰辛。
  
  在《红星照亮中国》一书中,对长征的描述耐人寻味。红军在过雪山草地时,最大的敌人不是国民党的枪炮,而是令人难以忍受的饥饿。原着中写到:“他们在这段行军途中多吃到的苦头远远超过以前的一切。他们有钱,但是买不到吃的。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又遇上了不由分说就向他们发起进攻的藏民。因此,红军不得不为了几头牛羊而打仗,在藏民地里收割青稞,挖掘甜菜和胡萝卜等蔬菜,并靠着这些微不足道的给养艰难的度日。大草地整日阴雨连绵,红军没有柴火,就一边艰难地在沼泽地里走,一边吃生的青稞和野菜。

  
  红军在长征这一伟大的行军中,表现出了巨大的精神意志和“不怕累,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在现代社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长征精神不仅鼓舞着国人,更是在外国人眼中的一颗耀眼的红星。长征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代表了革命者们忠于革命,勇于献身,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精神的传承,就担负在我们每一个青少年的肩上,要我们将这一火炬永远的传承下去,让我们成为全中华民族的骄傲。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是永远的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