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尊重学情, 顺势而导——顺势教育随笔选登
来源: | 作者:pmo310f76 | 发布时间: 2020-06-23 | 2908 次浏览 | 分享到:
“尊重学情,顺势而导”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标实施以来,已经被广大教师们所认可,特别契合启元的教育理念“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这一前瞻理念如果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践,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民主性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呈现出和谐的课堂教学局面。
  “尊重学情,顺势而导”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标实施以来,已经被广大教师们所认可,特别契合启元的教育理念“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这一前瞻理念如果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践,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民主性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呈现出和谐的课堂教学局面。但是,理念归理念,操作归操作,有了理念不等于就会操作。那么,到底该怎样在这样正确的理念指导下,去进行实际操作呢?前提是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堂应变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否具备,是检验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试金石。

  
  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渊感叹地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老师就像空气一样,好像你看不到他,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儿在后面,但是他无时不在,他到处影响着你,即使不在场,他也能引起你学习的愿望,你想不学习都停不下来,这是教师最伟大的作用。

  
  为什么我们主张教师这样去引导学生,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做题呢?这就是因为,教育要把学生作为主体,启发其内在学习和发展的愿望,既不是灌输给学生知识,也不是平移给他们,而是启发他们自己学习的愿望。我们常说,学生不仅仅是教育权利上的受教育者,他本身更是教育者,是主动的学习者,只有他自己主动接受教育了,才能成长、发展。课程教育论里有两句话: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育要先把学生作为主体,了解其特点,尊重其个性,发挥其自主性;之后,老师在这一基础上去引导。用价值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这个孩子才不会走歪了。
  
  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个特别活泼爱动的小男孩,他上课专注力不是很集中,我上课时也是我行我素。一次上课时,我像往常一样让孩子们在练习本上做题,而他一如既往的在做小动作,为了帮助他专注学习,我特意的站到了他的身边,发现他没有带课本,于是我便将我的课本放在了他的面前,引导他看着我的课本认真的思考并写出答题过程。
  
  于是在评讲的时候,我特意挑了他的作业展示在大屏幕上,并表扬他字迹工整,思路清晰。当我表扬他时我从他的眼神中发现了少有的害羞的表情,而且满是兴奋。同时我让他选择了一部他喜欢的动画片作为了对他努力表现的奖励,而且我让全班同学给了他鼓励的掌声。这样之后的整节课,他居然端端正正的坚持认真听讲!  这节课让我很感动!  从这节课之后,我开始更加关注他,发掘他的每一点进步进行肯定,在课堂上我也会多给他展示的机会。一段时间之后,他已经成为了课堂上最认真听讲的学生之一。这个学生的转变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原来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爱的表扬,都需要别人对他的肯定。也许老师一句微不足道的表扬,就可以融化他的内心!

  
  在顺势课堂探究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悟到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独立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孩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性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潜能并根据重点加以培养。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心理环境。教学中应该真正体现:尊重学情,顺势而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