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岁宝宝上学记”【五】抱歉,负重前行的郑州妈妈:孩子和事业,我只能二选一?
来源:
|
作者:pmo310f76
|
发布时间: 2018-10-29
|
4475 次浏览
|
分享到:
李小萌是一位29岁的年轻妈妈。今年8月份,她生下了宝宝。刚出月子,就开始练舞蹈恢复体形,还打算孩子半岁后去找工作上班。所有人都认为她积极向上,可她说,其实自己也很迷茫。
李小萌是一位29岁的年轻妈妈。
今年8月份,她生下了宝宝。刚出月子,就开始练舞蹈恢复体形,还打算孩子半岁后去找工作上班。
所有人都认为她积极向上,可她说,其实自己也很迷茫。
抱歉,职位不能为你而留
李小萌高高瘦瘦,即使是刚生完孩子,身材也保持得很不错。
与外表的清秀文艺不同,李小萌是个理科女,在生孩子之前,她是一位程序员,还当了组长,月收入1W+。
2016年下半年,李小萌结婚,老公是位销售经理,31岁,收入不错,但经常出差。
公公早年去世,婆婆67岁,身体也不太硬朗。李小萌的娘家在信阳,父母帮哥哥家带着两个侄子侄女。
所以她不得不辞职。
怀孕后,李小萌舍不得自己快要做成的项目,一直坚持到8个月才辞职回家。
怀孕、生子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
但现实中,也有很多的无奈。
作为一个女程序员,她需要比男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
“刚工作的时候,公司只有8个人,现在已经有近30个了。”一毕业就进公司,6年时间,李小萌在工作上付出了很多,当然也拥有小小的骄傲和成就感。
“公司说可以休产假,但不能保证我回去后还是原来的位置。”李小萌说,程序员岗位不能接受一个人离开太久——对这个岗位来说,几个月的时间并不算短。
“有时候做梦都是在加班,醒来想好久才发现自己已经是家庭妇女了。”她自嘲地笑笑:“我知道孩子最重要,但是努力了那么久取得一点点小成绩的事业,放弃了说不可惜是假的。”
李小萌说,等孩子半岁了,可以吃辅食了,看看能不能想想别的办法安置,自己上班去。“除了经济原因,我想我自己的人生,总不能停在这里好几年吧。”
可是,打算找个什么工作,她没有主意:“程序员估计是不行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啥。”
抱歉,我并不能知足常乐
与李小萌苦恼没人带娃相反,家住蓝堡湾社区的可乐妈妈则是苦于婆婆、妈妈抢着带娃。
小可乐刚满一岁4个月,会走路,也会说简单的话。
可乐爸爸是郑州本地人,可乐妈妈是商丘人,两人都是独生子女。
小可乐一出生,就成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焦点”。
可乐姥姥还没退休,所以只能隔三差五来看,也经常叮嘱女儿带外孙回老家。
以前,可乐奶奶每天像上班一样,一大早在儿子媳妇上班前赶到蓝堡湾,接手宝贝孙子。后来,可乐爸妈看奶奶太辛苦,就干脆让爷爷奶奶都住了过来。
“刚开始还好。”可乐妈妈说,过了段时间,她和婆婆之间就有了些小分歧。
“我觉得现代的教育方法挺好,孩子不吃饭就不要硬让他吃,饿一顿没事。可是我婆婆非要追着喂。”
其实,这只是一件小事,其他的,比如当孩子面说不好的话,做饭口味偏好问题,买东西多少的事情,不让批评孩子……
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同住会产生很多问题,毕竟都是各自几十年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可乐妈妈很是烦恼:“还有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一提建议,婆婆就说她方法那么落后还不是教了个研究生出来?现在孩子有不少坏习惯,一时也没法去改。”
“我也知道带孩子不是老人的义务,但目前的情况,孩子太小,幼儿园又不收。请保姆吧,一是不放心,二是公婆爸妈都坚决反对。”她说,周围朋友里也有因为老人没法帮忙而生气的,也有老人身体不好只能自己辞职在家带娃的。
“我感觉好像对他们来说,我家的情况算好的吧。明知该知足该感恩,可还是免不了烦恼。”
抱歉,夹心饼的纠结无人可懂
无论是李小萌还是可乐妈妈,她们的家庭经济状况都不算差,对人生质量的追求也更迫切。
而作为人生最大成就的“孩子”,在现阶段,对她们而言,却成为艰难选择后的答案。
同样面对这一“困境”的,其实不仅仅是妈妈们。
中原新城小区的李明宇作为“一家之主”,也陷入了类似的烦恼。
“一个人带孩子挺难的。”李明宇工作比较忙,妻子怀孕后,因为上班路太远,又不放心她独自开车,就干脆跟她商量,辞职回家当全职妈妈全职太太。
孩子出生后,李明宇的妈妈来照顾了儿媳月子,双方中间也产生了不少的小摩擦。出了月子,媳妇和婆婆同时提出了分开——婆婆说家里有紧急的农活,媳妇说自己能照顾孩子。
“大概是小孩2个多月的时候,有一天我回家早一点,看到媳妇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在炒菜。”李明宇说,那时孩子还不能竖抱,媳妇一只胳膊艰难地抱着孩子一边往锅里放油。
“当时我觉得特别心酸。”他之前认为一个大人照顾一个只会吃奶的娃娃绰绰有余,只是感觉晚上起来几次喂奶哄孩子稍微麻烦点,没想到其实是这样的状况。
“想让我妈来,又怕她们吵架。媳妇也坚决说不用我妈帮忙带。”
李明宇也庆幸现在的婆媳关系还算好,保持一点距离,双方都觉得舒服,见面也亲。
“可是,她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感觉好像脾气有点大了。也不像以前爱打扮,也不喜欢出去跟朋友聚会了。”
李明宇说,有一次傍晚,媳妇居然穿着睡衣就下楼遛娃了。“简直不可思议,她以前是非常讲究的一个人。”
抱歉,关于孩子,你误解了太多
其实不止在郑州。
对于绝大多数女性来说,怀孕生子,对于职业规划和事业追求来说,都是一个最严峻的考验和人生转折。
李明宇作为一家公司的中层,他的话很直白:“关键岗位招聘、培养骨干,确实比较倾向于男生。不是歧视女性,而是社会现实。谁做公司都不想因为这种原因损失太大。”
另一方面,年轻妈妈们都盼望着孩子满3岁——可以不用老人帮带,可以送娃上幼儿园。
而从刚出生到3岁,怎么办?
只有三个办法:自己全职带娃,老人帮忙,保姆帮忙。
三种方式,各有利弊。而目的只有一个:“带娃”——质量如何,教育如何,没有系统,也无从要求。
“其实我们发现,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养成,大都在3岁之前。而在幼儿园阶段出现问题较多的孩子,我们追溯缘由,基本都是在0—3岁之间存在教育缺失。”
从事数十年教育工作的教育专家、启元教育董事长王卫佳博士分析说:“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孩子3岁之前,甚至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具备‘受教育’的条件和资质了。”
但是,这些教育观念并未被普遍意识到,所以也没有引起大部分家长的足够重视——我们还仅仅将不哭不闹、吃饱穿暖作为“带娃”目标,其实这仅仅是孩子最基本最低层次的需求。
抱歉,二选一的“战争”中,没谁轻松
实际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一个人的出生就开始适用了。
当妈妈为了孩子放弃奋战多年的事业成就时,是对自己需求层次的被迫降低,也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落差和精神失落感。
而孩子从出生伊始,伴随着吃饱穿暖的最低层次需求,也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满足:人格、性格、习惯的养成——这就是人生筑基的第一步。
妈妈负重前行,孩子也并不轻松。
求解,已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