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很多家庭都是“四二一”结构,孩子可以说是家里的小宝贝、小宝贝。幼儿园老师们在看护他们的时候自然会更小心谨慎。不过除了对孩子的看护和教育之外,与家长的沟通也是幼儿园老师必备的技能。那么,面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老师应该如何进行沟通呢?下面就让启元教育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些方法。
现在的很多家庭都是“四二一”结构,孩子可以说是家里的小宝贝、小宝贝。幼儿园老师们在看护他们的时候自然会更小心谨慎。不过除了对孩子的看护和教育之外,与家长的沟通也是幼儿园老师必备的技能。那么,面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老师应该如何进行沟通呢?下面就让启元教育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些方法。

类型一:包办代替
有些家长经常说“老师,我的孩子不会穿鞋,请老师帮忙穿;我的孩子吃得慢,老师喂得更多”等等。他们从来没有提到让孩子学习生活技能,而是盲目地让老师做。
这种父母在家里帮助孩子做好一切,完全不考虑孩子的能力。这种类型的父母很容易培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缺乏做事的自信,不适应集体生活。
应对措施:
1、启元教育老师建议利用开放日,让父母发现孩子和其他孩子在照顾自己方面的差距。
2、与家长单独沟通,让家长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应该掌握哪些生活技能?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3、教孩子生活技能,在幼儿园给孩子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让孩子愿意为自己服务,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成功。
类型二:望子成龙
有的家长一来接孩子,就和老师长谈,经常给老师打电话,问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孩子吃得怎么样?睡得怎么样?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了吗?家长如何在家指导?”等等。
事实上,这样的父母希望孩子一切都优秀,遥遥领先,有些渴望快速成功和即时利益,但往往导致孩子胆小,缺乏创造力。
应对措施:
1、与家长单独沟通,让家长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讨论过度控制孩子会造成不良后果的严重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老师进出幼儿园时,主动与他沟通幼儿园的情况,多报喜少报忧,最好长话短说。
3、缓解孩子的情绪,鼓励他们认真完成一切,只要他们尽最大努力。
类型三:忽视教育
有些家长从不主动和老师沟通孩子在幼儿园或家里的情况。如果老师向他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他只是同意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说“配合老师帮孩子改正”,却没有看到他真正的行动。这种父母实际上忽视了教育。这种类型的父母会导致孩子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不求进步。
应对措施:
1、首先要了解父母不沟通的真正原因:工作忙吗?还是不知道如何配合老师?
2、与家长个人沟通,教家长如何合作,解释合作后的效果。对于忙于工作的家长,老师可以通过信件与他们沟通,帮助家长解决教育问题。
3、向家长宣传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取得好成绩后及时向家长汇报。
以上是启元教育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干货分享,希望可以给有需要的朋友带来一定的帮助。记得关注小编哦!